电影《生死搏斗》24日在成都首映 ——电影之美与甘孜之魅“双向奔赴”
158 2024年11月27日
没有铺天盖地的热搜,也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,靠着扎实的剧情和真实的质感,赢得了观众的认可。深圳卫视每晚19:35,《我是刑警》正在热播。
真实,是它的最大亮点
《我是刑警》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。它没有刻意渲染悬疑氛围,也没有神化刑警的破案能力,而是用近乎纪录片的方式,还原了刑警的日常工作。
剧中涉及的案件,大多改编自真实的大案要案。比如正在播出的“鹤岗1.28大案”,几乎1:1还原了当年的案件细节,甚至连时间线都逐一对应。
这种高度还原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案件现场,与刑警们一同抽丝剥茧,寻找真相。剧中还原罪案现场大多数都打了码,不以残忍的场面为噱头,在还原犯罪过程的时候,主要表现罪犯的凶恶,不以受害者的悲惨作为卖点。
《我是刑警》中选取的案件都是全国的大案要案,每一个案件的选取都有其深远的意图。前期引出人物,通过案件的侦破把人物性格立住。然后每一个案件都在讲述中国刑侦史的某一项发展。从80年代到现代,从纯走访到指纹、DNA、心测等技术的应用,这部剧全方位展现了刑侦技术的发展历程。
通过这部剧,我们看到多年前指纹智能靠刑警们肉眼辨识,到现在技术发展后,一个按键就能自动识别;曾经刑警们拿着罪犯DNA信息,只能像长征一样翻山越岭、挨家挨户比对,如今因为建立了DNA库,能够快速识别出犯罪嫌疑人,破获数十年的积案;曾经因为证据链不完整,哪怕抓到罪犯也难以定罪,如今通过心测等现代手段,能够短时间内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,把证据链补充完整。
这些历程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对刑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正义总在迟到,不是刑警们不努力,而是历史的局限回报不了他们的努力。如今能破获案件,也不是现在的刑警更努力、更聪明,而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把指纹库、基因库、天眼等布局完善后,才成就了这些“神探”。敬佩之余,还有满满的安全感。
群像戏,是它的另一大亮点
除了真实,《我是刑警》的另一大亮点,就是它对群像的刻画。剧中没有单一的英雄形象,而是通过老中青三代刑警的故事,展现了中国刑侦事业的薪火传承。
于和伟饰演的秦川,从基层干警做起,逐渐成长为刑侦专家。他的成长历程,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,也是中国刑侦事业发展的缩影。
此外,剧中还刻画了众多一线刑警的形象。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,而是有血有肉、有情感有挣扎的普通人。他们在面对危险时也会害怕,面对压力时也会疲惫,但正是这种真实感,让他们的勇敢和担当更显得难能可贵。
以“非正面”形象入场的胡兵,令人敬佩的两位专家武老师、曹老师,非常懂“人情” 的杨队长,如同西天取经一般用脚丈量陕北DNA的陶队长……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,让我们看到鲜活的小角色,看到无数普通刑警身上的光芒。
除了警察,剧中的“罪犯”们演得也非常好,不少观众都在弹幕里写“建议查查,不像演的”,自然的表演让人仿佛在看《守护解放西》,完全没有表演痕迹。
正是因为他们的优秀演绎,才让人更加带入剧情之中,让我们看到精彩的警匪博弈。
《我是刑警》用真实的案件、扎实的剧情和鲜活的群像,展现了中国刑侦事业的发展历程,致敬了一线刑警的拼搏精神。借用剧中的一句台词:“我们做警察辛辛苦苦为了啥?不就是为了让死去的冤魂得到安息,让活着的人不受侵害吗?”锁定深圳卫视每晚19:35,《我是刑警》正在热播,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刑警致敬!